最新内容
百纵千随
bǎizòngqiānsuí什么都顺从。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。元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,也曾有百纵千随。卢郎,自招你在此,成了夫妇,和你朝欢暮乐,~,真人间得意之事也。★明·汤显祖《邯郸记》第六出
日期 2025-04-01 阅 3出门应辙
chūményīngzhé犹出门合辙。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。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地大物博,交通未盛。学者每闭门造车,出门应辙,常非有所承而后起者也。故其学界为无数平行线形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7道听耳食
dàotīngěrshí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,盲目轻信。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下》村学究道听耳食,窃一言以诧新奇,此等之论是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5计然之策
计然之策,发音jìránzhīcè释义泛指生财致富之道。出处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,用计然之策,修之十年而国富;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。所谓计然之策,主要指“六岁穰六岁旱”的农业循环学说,农末俱利的平籴论,以及物价观测、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“积着之理”。示例
日期 2025-04-01 阅 3乳鸭池塘水浅深
初夏游张园,戴敏乳鸭池塘水浅深,熟梅天气半晴阴。东园载酒西园醉,摘尽枇杷一树金。【原诗今译】小鸭儿浮游的池塘有浅有深,梅子熟透时的天气忽晴忽阴。东园刚饮罢西园又喝成醉泥,
日期 2025-04-01 阅 5墨子公输
公输,题解本文选自《墨子》,是记述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其(非攻)主张的一篇动人故事。公输,名般,战国时鲁国人,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鲁班,他为楚国制造了云梯,拟攻打宋国。墨子闻讯后,不辞辛劳,从鲁国急行十昼夜赶到楚国,巧妙设喻,先从道义上揭露了楚国攻打宋国的不义,令论敌理屈辞
日期 2025-04-01 阅 3娄太后
娄太后,高欢之妻,赠司徒娄内干之女,名昭君。娄氏少明悟,强族多聘之,并不肯行。及见高欢,她顿生慕意,乃使侍婢通意,又数致私财,使以聘己,其父母不得已而许之。后高欢有(澄清天下之志),(倾产以结英豪,密谋秘策,后(指娄氏)恒参预。)(《北齐书》卷9《神武娄后传》)高欢死,高澄嗣位,进娄
日期 2025-04-01 阅 3拿贼拿赃
názéinázāng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,又不曾走了马脚,漏了风声……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,也不好定个罪名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4目达耳通
mùdáěrtōng形容感觉灵敏,非常聪明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3牛毛细雨
niúmáoxìyǔ指细而密的小雨。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卷五牛毛细雨送斜阳。”可是连天~,迷迷蒙蒙,不见一丝阳光。★陶承《我的一家》四
日期 2025-04-01 阅 4弃短就长
qìduǎnjiùcháng指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5千里鹅毛
qiānlǐémáo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3千古奇闻
qiāngǔqíwén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。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。好古主人《赵太祖三下南唐》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,准赐婚配。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,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,如出一辙。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。”一个信洋教的恶霸,敢说拿孔门弟子开刀,真乃~!奇闻!★老舍《神拳》第二幕
日期 2025-04-01 阅 4千古独步
qiāngǔdúbù指独具风格,无与伦比。形容造诣之深。宋·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卷上颜鲁公之书,雄姿杰出,千古独步,可仰而不可及耳。”但今日我们所行之令,并非我要自负,实系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竟可算得~。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三回
日期 2025-04-01 阅 4前仰后合
qiányǎnghòuhé身体前后晃动。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十回把李瓶儿笑的前仰后合。”众人听了,越发哄然大笑的~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二回
日期 2025-04-01 阅 5枪林弹雨
qiānglíndànyǔ枪杆象树林,子弹象下雨。形容战斗激烈。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二章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日子,江水山觉得还是才开始,却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多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4声嘶力竭
shēngsīlìjié嘶哑;竭尽。嗓子喊哑,气力用尽。形容竭力呼喊。闻一多《贾岛》眼看见前进也是枉然,不要说他们早已声嘶力竭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5积沙成塔
jīshāchéngtǎ比喻积少成多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01 阅 3鸡犬无惊
jīquǎnwújīng形容行军纪律严明,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。也指平安无事。同鸡犬不惊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31 阅 4夸夸其谈
kuākuāqítán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。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,听见杨执中在内唂唂而谈,知道是他已来了,进去作揖同,同坐下。”这种结论,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,也不是~的滥调文章,而是科学的结论。★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
日期 2025-03-31 阅 5